首页 >> 人文天下 humanity >>中国人文 >> 泸定桥300年前是怎么建造的?
详细内容

泸定桥300年前是怎么建造的?

时间:2021-10-25     作者:知识TNT【转载】   阅读


泸定桥是一座“险桥”,重达40吨的它仅仅由木板和铁链搭成,每当汛期到来,其100多米的桥身就像一缕丝线一样在汹涌的水面上“摇摇欲坠”,令人心惊胆战。

但泸定桥又是一座中外称奇的“稳桥”,要知道,它是在300多年前用原始的人工方法搭建的,但至今仍能正常使用,这“功绩”已经超过了许多用现代技术建造的桥了。在历史上,不论是红军的“飞夺泸定桥”战略传说,还是国民党失败的追击,一切都离不开泸定桥的“奇”。


泸定桥300年前是怎么建造的?一万多个铁环重达40吨,至今牢固



建设有多艰难?


泸定桥建设的时候,既没有大型延伸机械,也没有重力转换拉力机械等大型设备,他们如何把那么多的铁环串在一起,如何让重达几十吨的铁链把两岸连接起来……都是我们现代人不可想象的难题。接下来,我们就来一一揭秘这些建设难题。



一、铁环


每条铁索都是900多个铁环,一条铁链就能有几吨重。就算不说把铁环串在一起的难度,光是要找到那么多的铁就是一项大工程——当地不仅不产铁,甚至连铁匠铺都没有几个,而且这样规模的大工程,也并非是一两个铁匠铺可以胜任的工作。

这时候,有一名地方官想到,距离这里大约有一百多里的荥经县就是一个产铁地,只要就地炼铁、生产,再运过来建桥,问题就自然解决了。为了铸好这些铁件,当地调集了多名铁匠,夜以继日地工作。泸定桥有一半是“造福民生”的福利设施,为了保证质量,康熙要求打铁的工匠在自己负责的铁环上盖上自己名字的印章,以便在之后追究责任。


泸定桥300年前是怎么建造的?一万多个铁环重达40吨,至今牢固


有了这层保障,这些铁环每一个的坚固无比,至今仍有很多在“服役”,这不仅仅是由于政府的督促压迫,同样也饱含了铁匠们灌注的职业荣誉。



二、过岸


铁索做好了,但是,要怎样才能引到对岸呢?要知道,大渡河的河流之湍急,常把试图过岸的船直接掀翻,把人和货物冲走。泸定河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而生的,此刻也不得不直面它的挑战。


泸定桥300年前是怎么建造的?一万多个铁环重达40吨,至今牢固


民间有个传说,说有一名年轻力壮的年轻人名叫噶达,他将13根铁索绑在腰间,划着小船把铁链送到对岸,在达到对岸的同时,噶达也力竭而亡。

当然,现实并没有那么玄乎,比起“蛮力”,当时的人们征服难题靠的是“智慧”。在《小方壶斋与地丛钞》中有所记载,工人们想到牵绳溜索的方法:将两根粗绳固定在桥的两岸,在两根绳子中间都绑上了许多横木和竹筒,把铁索装进竹筒,通过滚动将铁索运到对岸。


泸定桥300年前是怎么建造的?一万多个铁环重达40吨,至今牢固

用“牵绳溜索”来运人



三、固索


河的两岸还建设有铁桩,铁桩被取名为“将军柱”,拉过来的铁索就固定在上面。将军柱的旁边修有柱石,石头之间的榫头用传统糯米、石灰和鸡蛋清粘合,这些柱石能够保持每两根扶手链之间都存在高度差。做完这些措施以后,铁链均匀排布,像一张长长的“网”一样将桥身的木板护在其中,极大增加了桥的平衡感和安全系数。


泸定桥300年前是怎么建造的?一万多个铁环重达40吨,至今牢固


泸定桥300年前是怎么建造的?一万多个铁环重达40吨,至今牢固



四、检修


但这么多年来,泸定桥并不是没有经历过破损和修理,大约在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,泸定桥发生了铁链断裂的事故,先是一根出了问题,但随着桥的平衡被破坏,其他的8根也纷纷断裂下坠,当时在过桥的约10人因此坠落身亡。这之后,朝廷就定下了了泸定桥“一年一小修,三年一大修”的规则,所谓小修就是更换木质的桥板,大修则是需要卸下铁索,统一放在东岸检验维修。

工作人员会细心检查这一万多铁环中的每一个,并在可能有安全问题的铁环上打上记号,问题不太严重的就把有质量问题的铁环更换,问题严重的,直接整根铁索重头来做。这之后,泸定桥再也没有发生过安全问题。


泸定桥300年前是怎么建造的?一万多个铁环重达40吨,至今牢固


一直到现在,这个检修的规则都仍然存在,只不过从“一年”和“三年”改成了“三年”和“五年”。如今,泸定桥的铁环80%都仍是原来的造工,去参观的时候,人们仍然可以从不少铁环上发现那些象征着历史的印章。



为什么要建泸定桥?


如此大费周章,却只是建起了一条看起来“摇摇欲坠”的铁索桥,它究竟为什么非建不可?又为什么不建成普通的木桥或者石拱桥呢?

当时,正值康熙三十九年(公元1700)年,打箭炉厅(如今康定)的喋吧昌侧集烈起兵叛乱,康熙平息战乱之后,为了未来收复藏区做准备,决定在大渡河上建起第一座桥梁,打通两地的交通。同时,在大渡河每年都会发生数不清的死亡事故,普通民众如果想要去到大渡河的对岸,就不得不依靠着那小小的一片舟,因此翻船、丧命的事故数不胜数,他们急需一条能够供人安全通过的桥梁。

有关官员观察大渡河沿线地形后,发现了河岸山下一个平坦的平台,就如同山的脚趾一样“伸”出来。这个平台,不仅可以让桥的跨度缩小,而且其地质还是基岩,极为稳固,很适合进行桥梁的建设。地方官员将视察成果上奏到康熙,康熙回应“朕嘉其意”,于是,泸定桥的建设就这样板上钉钉了。


泸定桥300年前是怎么建造的?一万多个铁环重达40吨,至今牢固


但在建设初期,专家就因为要建什么桥而起了争议。当时有人提出建设木桥或石拱桥,但首先,因为大渡河的河宽超过了100米,水流极为湍急,如果要建设石拱桥和木桥,河流宽度的测量就成了大问题,毕竟总不能让人驾着小船去,容易翻船丧命不说,结果也很不精准。

就算解决了测量问题,成功将石桥木桥建起来了,预期效果却也不一定就比铁索桥要好。木质和石质的桥梁很容易被水流冲毁或腐蚀,修理也是一件难事,丝毫不亚于建桥时的难度——寿命短,成本高,石桥和木桥是很不划算的选择。


泸定桥300年前是怎么建造的?一万多个铁环重达40吨,至今牢固


综合多方因素下来,建成的就是我们目前看到的 “险”而“稳”,“奇”而“踏实”的铁索泸定桥了。红军长征时也曾从这里通过,铸就了一段“飞夺泸定桥”的传奇历史。



“飞夺泸定桥”


1935年5月,面对国民党的前后围堵,红军陷入困境,唯一的突围手段就是通过“险线”泸定桥。这个方法极为冒险,因为一旦桥被国民党反动派炸断,桥上的人就会全部坠河,剩余的人无法通过,通过的人无法回来,红军部队将被彻底割裂。

5月的大渡河正处于汛期时节,汹涌的水流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击着两岸,29日,红军急行了240里到达泸定桥,100多米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拆除了约80米,剩下空荡荡的铁链,下方就是河水猛兽的“血口”。

红军不得不挂在孤零零的铁索上,前方的士兵冒着枪林弹雨突围,后方的士兵抓住铁索、抱着木板铺路,在无数艰难与危险之下,这场战役牺牲了很多勇敢的军人,但大部队却成功渡过了大渡河。至此,红军打开了北上的抗日通道,书写了一段堪称传奇的历史。


泸定桥300年前是怎么建造的?一万多个铁环重达40吨,至今牢固


当时,国民党本可以直接炸断泸定桥,阻断红军的去路,但他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?其实,不是不想做,而是不被“允许”这样做。

第一,是由于泸定桥的铁索异常坚固,并非用火烧、用热兵器去攻击就能切断的,要想做到让铁索断裂,必须使用炸药爆破。这个工作一般的士兵无法胜任,但是如果等到专业工兵到来,红军早已突围而去了。

第二,泸定桥的战略意义不仅是对红军,对国军同样意义重大。他们需要阻碍红军,更需要这条泸定桥,假如提前炸桥,而红军获知消息提前改道,到时候不仅计划落空,而且回不去了的就是军阀自己的部队。

国民党军阀的犹豫,和红军军部的果敢形成鲜明对比,最终,这场战役的优势由红军全面夺取。

如今,泸定桥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之一,现代背景下,人们不需要再冒那么大的风险去走悬索桥,渡过大渡河,但无论何时,只要回想起人民凝集的修桥智慧,红军渡河的果断英勇,就足够让人感到心潮澎湃了!


泸定桥300年前是怎么建造的?一万多个铁环重达40吨,至今牢固


最新评论
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
电话直呼
在线留言
发送邮件
联系我们:
13508375656
暂无内容
还可输入字符250(限制字符250)
seo seo